我所懷念的 Counter-Strike

>> 2011/11/30

[寫在前面]

這篇文章是翻譯自 Blog: What I Miss About Counter-Strike。這個作者我不認識,我以前打的 CS 也和他打的 Counter-Strike: Source 不同。但是這篇文章和玩哪一款遊戲沒關係,甚至跟玩不玩遊戲也沒關係。只要你曾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你看了就一定會心有戚戚焉。

那麼,正文開始。

[譯文]

這是我這些年玩 Counter-Strike 發展的個人信念。他們可能對你並不適用。

有時候我很難接受我花了幾年的時間玩 Counter-Strike。人家說,要專精一個領域,至少需要花上一萬個小時的練習時間。我毫不懷疑我練習 CS 的時間和這個標準相當。聽到自己這樣說時,不禁讓我渾身顫慄。

世界上有幾百萬件可以專精的事情給我選。這幾百萬件事情裡面,我偏偏選中了 CS。

當你深深投入某件事情以後,你會得到一種感覺。你知道、感受的到,你可以完美的演出。這種感覺多半就像個音樂家提起她的吉他準備演奏第一千次的感覺一樣。或是像 Aaron Rodgers (譯註: 知名美式足球明星四分衛) 在間不容髮的空隙中傳球穿過三個防守球員一般。

那種心情,就是我在打 CS 的時候感受到的。

在我的生命中,沒有任何其他領域比 CS 更讓我對自己能力充滿信心。打 CS 的時候,我不會緊張,不會焦慮。只有一場場的比賽要打,一場場的比賽要贏。

我甚至覺得我可以針對 CS 這個主題寫一本書。我知道每個狀況應該怎麼應對。如果敵隊由小徑推進 ,我知道怎麼打敗他們。如果他們散開從 nuke 這張圖的外面進攻,我知道應該怎麼阻擋。如果他們封閉曲巷,我知道應該怎麼調整。

這種程度的信心是很迷人的。這種醉人的感受讓你離不開這個遊戲。

然而,這並不正常。常勝是不正常的。這種程度的信心也是不正常的。如果你和一般人一樣很正常的話,那麼你的技巧也會很「正常」。為了要達到非凡的水準,我必須要不正常。

當你追尋某件困難的事物時,你最後終須面對一個抉擇:你可以選擇正常、平衡的生活,也可以選擇和一般人不同、人家看來甚至有點詭異、特立獨行的生活。在這兩者之中,我選擇了後者。

這也是我很難接受的部分。為了要成就我的「不凡」,我需要犧牲很多正常人平常可以做的事情。和朋友家人相處的時間、準備課業的時間、學習樂器或是語言的時間、讀書寫作的時間、運動健身的時間、探索新事物的時間。

我知道這聽起來很像廢話,但是「還不錯」跟「頂尖」的差別,並不在你有多像正常人,而在於你變得多不凡、多奇特、多異常。我是玩了 CS 以後,才學到這點的。

在你長大的過程中,大家會跟你說,只要你願意投入心力,你可以完成任何事情。我相信這是真的。我 CS 的職涯經歷證明了這點。

但是他們沒有告訴你的是,「投入心力」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當你全心投入某件事情的時候,你會做很多一般人不會做的事情。只有這樣你才能出類拔萃。那些全心投入的人,很多地方和一般人不一樣。他們甚至有點像怪胎。他們身體裡面就是有些不一樣的東西在滴滴答答的運轉。

我想要出類拔萃。我想要在某個領域成為世界上最強的。這就是在我體內滴滴答答讓我充滿動力的信念。而 CS 就是我選中的媒介。

人們總是問我,你想念 CS 嗎?

我並不想念 CS。但是我很想念在某領域登峰造極的感覺。我想念自己是世界第一的時候。我想念自己出類拔萃的時候。

當你在某領域出類拔萃的時候,那自然就會成為你的標籤。以前,我是 juan,在 Team 3D 的戰術指揮者。這就是我被貼上的標籤。在 CS 中指揮戰術的人。

現在我離開這遊戲一陣子了。當我自己這樣說的時候總覺得有點怪,但是我很想念這樣的標籤。當你因為某些領域出類拔萃而名揚四海的時候,那種感覺總是很好。

那幾年的時間我本來可以拿來做別的事情的。我可以變得更像正常人一點。但是我沒有這樣做。我用這些時間專精了某樣事情,因為我是個怪咖。我很高興我這麼做了,因為現在我知道,要出類拔萃,你需要有多麼「不正常」。

從我三年前離開 CS 開始,我的生活開始回復正常。但是沒有了 CS,生命就有了真空。我沒有一個可以定義我的事情了。沒有可以讓我不凡、怪咖、出類拔萃的事情。沒有我迷戀的事情。沒有我必須專精的事情。我也花了不少時間在尋找可以填補這個真空的事情。

年初的時候,我闖入了科技新創公司的世界。我搬到了矽谷,在一家新創公司工作。而我必須說,這種感覺就好像當年我朋友剛介紹我一款新遊戲,我剛上了一個在玩 de_dust 地圖的伺服器,撿起我第一把 mp5 衝鋒槍。

Read more...

I want my life back

>> 2011/10/20

以前碰到人家說 Linux / BSD Desktop 環境難搞,總是有人說,"Get a Mac, and get your life back."

Now that I want my life back, should I get a Mac?

媽的真難想像居然還有版本可以比爛到爆炸的 Ubuntu 11.04 更爛。11.10 的 Unity 比 11.04 真的有改善什麼嗎 ? Gnome 3.0 又是個什麼鬼...   只是需要做幾個簡單的工作難道真的需要逼我逃難到 xfce 去?

垃圾話就不多說了,這陣子類似的聲音太多,這裡這裡都是。下次回去的時候,希望 mbp 已經改款過了。

I want my life back.

Read more...

So the gold is falling down

>> 2011/10/02

Or is it?

許多人最近都在講黃金泡沫崩盤的事情。最近美元狂升,非主要貨幣狂貶,黃金從歷史天價大幅回檔。突然之間,大家都在討論黃金要崩盤了。

10 year gold

如果仔細看看黃金的十年圖,你會發現除了 07 - 08 年之間的短暫整理之外,黃金這波大多頭根本沒有真正回檔過。這麼兇猛的上漲有一波回檔有什麼好奇怪的?

全世界都知道美元長期走空頭。從 2001 年就喊到現在也 10 年了,該賣美元的早就都賣光了,美元有個中級回檔又有什麼好奇怪的?這波市場動盪裡面,資金紛紛出逃到美元、日圓、瑞士法郎。瑞郎和日圓都由政府出面大力阻升,剩下可以逃的目標只剩美元。美元要怎麼不漲?亞洲國家貨幣又怎麼能不跌?

然而當恐慌情緒過後,美元空頭回補完畢以後,市場會往哪裡走?

或者這麼看好了。1971 年 8 月 15 日尼克森宣布結束金本位制度,當時 1 盎司黃金可以換 35 美元。四十年後,2011 年 1 盎司黃金可以換超過 1600 美元,四十年之間美元貶值高達 98%,只剩原本價值的 2% 左右。

長期下來,你會對哪個比較有信心?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最近有趣的影片,BBC 採訪一個真誠無比的 trader,說出了很多真實但是一般人聽不見的實話。



"The government doesn't rule the world, Goldman Sachs rules the world."

Read more...

Google 不會因為 click fraud 而殞落

>> 2011/01/17

最近,越來越多人在討論關於 Google 上面充斥著 spam 搜尋結果、導致搜尋品質下降的問題,也有人開始重新提出 click fraud 困擾 Google 的事實。許多人開始臆測,到底哪一點能夠讓貌似無敵的 Almighty Google 漸漸日薄西山。

讓我想到四年多前寫的這篇。當時我對 Eric Schmidt 不滿,因為他顯然沒有解決 Google 廣告核心事業的關鍵問題: click fraud 與公正第三者的問題。我們當然可以理解,Google 有十分充足的誘因不導入公正第三者。因為:

  • Google 有十分充足的誘因不導入公正第三者。一來可以不用回吐 click fraud 的獲利,二來可以不用和其他人分享關鍵的搜尋和點擊資訊。
  • 既然 Google 不願意建立這種機制,而市場其他公司也沒有任何分量來改變現況。於是造就了這個很大、但是先天性注定不完美的市場。
但是這無礙於 Google 的商業利益,因為:
  1. 雖然市場被打造的不完美,但是市場實在太大。
  2. 這個不完美又很大的市場當中,Google 是唯一有意義的 player。名符其實的 Monopoly。
  3. 新的競爭者無從進入,進入的障礙和門檻被拉的太高。
換句話說,即使這個市場有著缺陷,Google 也絲毫無礙。因此我也不認為這會導致 Google 的殞落。

與其說是 click fraud 或是 bad search results,我會相信是客觀環境導致 Google 優勢不再。並不是線上廣告市場出現 Google 解決不了的問題、或是有其他公司做的比 Google 更好。而是因為將來某天市場的基本條件改變、讓搜尋變得不再那麼重要。這個現象其實已經在漸漸出現:線上的流量越來越多是從 twitter 或是 facebook 送出的,而不再是 Google。Google 在 search 的優勢就好比 facebook 在社群的優勢一樣。一樣是同行無法挑戰的巨無霸,門檻高的無與倫比,競爭優勢都可以不斷延續 - 一直延續到 paradigm shift 的那時候。

一樣的現象,我們也在 IBM、微軟、以及許多其他公司上看到過。 1996 年的 win95 難道很好用嗎?發行了照三餐當機的產品,卻是微軟如日中天的時刻。現在的 win7 和當年的 win95 相去何止倍蓰,但是微軟的影響力卻大不如前了。並不是微軟的作業系統做的不好,而是市場的客觀環境改變了,讓作業系統不再那麼重要。

The same thing is now happening with Google, and will happen later on Facebook.

Read more...

為什麼松山羽田直飛不讓我振奮

>> 2010/10/31

今天的新聞,台北松山和日本羽田直飛了。以後從台北到東京玩,時間可以省很多。

這當然很好。旅程可以多省一些交通時間下來,半天不到就到目的地,多出來吃喝玩樂或是商務時間,多好! 就像上海虹橋跟台北松山直飛一樣,省了不少旅客的通勤時間。便民!

那為什麼我會說不讓人振奮?

因為台北是盆地。空地已經十分有限。(大家看看高漲的房價就知道了) 松山機場附近更不用說,不只多餘的空地取得不易,連帶的周圍建築都不能蓋得太高。整體來說,松山機場的航線拓展,算是短期有利長期不利。造成了遊客短期的方便,但是卻讓台北市長期的發展受到限制。

就算談成了松山機場跟南韓的直飛,那麼松山機場還可以再拓展幾條航線?他的機場和跑道都已經固定了,無從擴建。

與其不斷的拓展松山和其他機場的直飛航線,不如想辦法把桃園機場和台北市區的交通弄得便捷。如果台北市民前往桃園機場,便捷程度和松山機場相同、或是約略相同,那麼松山機場的航線增加也就不會讓人這麼振奮了,不是嗎?

這才是長期的根本吧。

看到媒體歌功頌德的讚揚重開的航線,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啊。

Read more...

中秋節快樂

>> 2010/09/22

中秋前夕,陰曆八月十四夜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快樂。但願世間有情,人間有愛,天地有綱紀。

Read more...

Yahoo! 公佈 iPad 使用族群分佈

>> 2010/05/21

Yahoo! 月初公佈了一份關於 iPad 的使用者分佈結構,對於考慮建構服務來針對 iPad 或是相關族群的公司 / 開發人員相當有幫助。簡單的條列一下摘要:

  • iPad 族群以男性佔多數,大約是女性的兩倍。
  • iPad 使用者年齡多半位於 35-44 歲之間。考慮 iPad 初發售時期售價偏高,購入族群多半屬於經濟寬裕者,這個年齡層頗為合理。
  • 使用者使用的 Yahoo! 服務和一般 web user 頗為雷同,但是針對 flickr 的用量卻是一般 average web user 的 143%,也顯示 iPad 族群對多媒體的需求高。
  • 雖然目前 iPad只在美國正式發售,然而已經有 10% 的 iPad 使用者從海外造訪 Yahoo!。
  • 有 iPad 的使用者有 iPhone 是很正常的,使用 iPad 上 Yahoo! 的使用者有半數左右也使用 iPhone 上 Yahoo!。
  • 最後這點不知道 Yahoo! 怎麼推估的,不過 Yahoo! 認為初期使用 iPad 的族群比一般使用者更重要,他們對周圍朋友的影響力比一般人高 94%。
上述資料當然是 Yahoo! 依據自己的 log 資料得出的結論,但是考慮 Yahoo! 的 userbase 規模,想來和整個 internet 的統計數據也不會有多少差異。

(不過我更想知道的是,有沒有以州 / 國 來區分的 browser user demographics 詳細資料啊...)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全文

Read more...

金融市場的黑暗面

>> 2010/05/07

2010/05/06 DJ plunge

大家都知道昨夜美國道瓊一口氣狂瀉接近千點又猛拉數百點拉回。有些人說是錯帳,但是是否錯帳無關緊要,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在後來出現的這個新聞 (在這邊有中譯):

Nasdaq 決定取消 14:40 - 15:00 之間跌幅超過 60% 的交易。但是 Nasdaq 聲明他們系統狀況沒有問題。
他們系統既然沒問題,幹嘛要取消交易?多半是因為有甚麼有權有勢的人或公司賠慘了吧。TheStreet 的報導還有一段話:
This decision cannot be appealed. 換句話說就是不能上訴,老子說了算。
今天如果是你,做錯了買賣,賠了一屁股錢,誰會理你?大家都會告訴你,金融市場要自負盈虧,風險要管好,資金控管要嚴格。

但是如果你是市場上的大莊家,當然另當別論,你可以自訂遊戲規則。別人打出安打,你可以說這局不算重來;相反的你打出安打,你可以出去巡迴演講,要別人有運動家精神尊重市場自由機制。

很黑暗,對不對?這也不是第一次了,以前 CBOT 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Read more...

不該令人意外的哥本哈根

>> 2009/12/21

哥本哈根的會議落幕了,媒體紛紛用「意外的爛戲」來形容這場毫無結果的氣候變遷會議。然而真正的意外,恐怕是居然會有輿論對這場會議抱持過高的期待。這場秀,註定是不可能會有實際結果的政治戲碼罷了。

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都必須在壓力團體和政治氛圍的壓力下做出某些承諾和宣言。否則歐巴馬無法回國面對相關利益的支持者,中國大陸也不願意背負拒絕改善全球暖化的污名。因此口號性的承諾不只是可以預期,更可以說是必然的結果。

然而除了口號以外,要求各個國家提出實際作為的話,卻是近乎不可能的任務。覆巢之下無完卵是大家都可以有共識的,但是在大難臨頭以前,誰要出比較多力氣來預防呢?有個捕魚場理論約略似乎用來形容這種現象。漁場裡的魚是有限的,魚群繁殖的速度也有限。只要大家都能在限度內捕魚的話,漁獲就能源源不絕。唯一的關鍵是 ─ 沒有人偷吃步多撈魚。

如果別人多撈魚怎麼辦?不怎麼辦,就是老實人吃虧。乖乖照限額捕魚的人漁獲少,超額捕魚的人漁獲多。反正最後漁源枯竭的時候大家都沒魚吃。所以在這種心理狀態下,大家都會竭盡所能的捕魚 ─ 希望自己不要當那個最笨最吃虧的傢伙。

哥本哈根會議和這種狀況有點雷同。全球暖化是所有國家都會面對的難題。但是造成目前問題的根源遠從西方富國工業革命以來就已經展開。當他們消費環境累積國力以後,卻要求全世界共同承擔責任,開發中國家當然不樂意。眾矢之的的中國,目前和美國雙雙高居污染排行榜首席,自然有藉口不願意為了背負共同責任而犧牲自己增強國力的機會。至於除了巴西、印度以外,發言權不大的其餘開發中國家,當然就更沒有力量去左右議程或是會議結果,只能被動的接受或抗拒強權定義出的虛偽的結論。

讓我想到以前這篇:全球暖化 - 有錢人開車吹冷氣,窮人買單?

搶先犧牲環境來增強國力的國家,就可以定義遊戲規則讓全世界和你依起分攤造下的苦果。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也是顯著的例子。和捕魚場理論雷同的是,誰老實的照著規矩辦事誰吃虧。溫室氣體排放依然是必須要解決的難題。但是國際政治卻讓問題不可能根治。可預見的未來裡,各個國家依然會持續規範排碳,但是必定堅拒任何國際間具有強制力的約定與懲罰。

這本來就是不公平的遊戲規則。但是現實如此,我們既然無力改變環境,也只能在這種遊戲規則下生存。

Read more...

我看大陸的國學熱

>> 2009/11/01

上一篇才剛說到孔子不會為了胡搞瞎搞的孔子熱潮而高興,不過近來大陸越來越多人接觸儒學是事實。或許可以順便聊一下我的看法。

我個人以為,大陸正在發生的國學熱和孔熱,只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必然,而且是遠從清末就埋下的伏筆。清朝自從鴉片戰爭以降,對外屢戰而屢敗,晚近中國的百年外交史黑暗無比。時人很能夠理解他們遭逢巨大的挑戰,但是傳統的學術沒有辦法為他們解決問題開創新局。當時知識份子所謂「千古未有之變局」是也。

當時許多學人將中國的積弱不振歸咎於儒學無法有效提供出路。當然傳統儒學在當時也面臨許多困境,而且兩千年來許多經典被過度解讀,也造成許多光怪陸離的現象。除舊佈新本來是學術上的正常節奏,卻因為國勢衰弱與亡國之憂的巨大壓迫使知識份子採取的手段既激進又強烈。其中可以康有為為代表。康有為說過極具代表性的名言:

「守舊不可,必當變法;緩變不可,必當速變;小變不可,必當全變。」
以及
「能變則存,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
換句話說,當時的知識份子的憂急程度比熱鍋上的螞蟻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大家咸認問題禍根出在傳統學術之後,全面性地打倒清理便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向。於是從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等著作傳世以來,波瀾越演越烈,進一步激盪出五四運動,較溫和的將傳統學術貶居下位,最後被刺激演化而為驚心動魄的文化大革命。十年烽火之後,中國文化不復存於故土,身懷傳統文化素養的人,或遭殺害、或遭迫害,或不得不委曲求全以保首領,終身不敢再言風骨氣節。因此余英時才有「為什麼非要那塊土地才叫中國?那塊土地上反而沒有中國!」之嘆。

在中國大陸國力日盛的今天,在失去文化的根以後,大陸沒有任何可以充實內在的事物與思想。隨著物質力量逐漸進步以後,重尋文化根源是勢必會經過的路途。否則沒有任何中心思想與文化,要用什麼方式或態度來面對世界?又如何能取得自己的定位?從這個角度看來,重新探尋自己文化的根源,了解認識孔子與儒學思想,只不過是歷史的長河中,必然會出現的小浪花而已。

Read more...

最新文章

最新回應

部落格貼紙

  © Free Blogger Templates Autumn Leaves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