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令人意外的哥本哈根

>> 2009/12/21

哥本哈根的會議落幕了,媒體紛紛用「意外的爛戲」來形容這場毫無結果的氣候變遷會議。然而真正的意外,恐怕是居然會有輿論對這場會議抱持過高的期待。這場秀,註定是不可能會有實際結果的政治戲碼罷了。

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都必須在壓力團體和政治氛圍的壓力下做出某些承諾和宣言。否則歐巴馬無法回國面對相關利益的支持者,中國大陸也不願意背負拒絕改善全球暖化的污名。因此口號性的承諾不只是可以預期,更可以說是必然的結果。

然而除了口號以外,要求各個國家提出實際作為的話,卻是近乎不可能的任務。覆巢之下無完卵是大家都可以有共識的,但是在大難臨頭以前,誰要出比較多力氣來預防呢?有個捕魚場理論約略似乎用來形容這種現象。漁場裡的魚是有限的,魚群繁殖的速度也有限。只要大家都能在限度內捕魚的話,漁獲就能源源不絕。唯一的關鍵是 ─ 沒有人偷吃步多撈魚。

如果別人多撈魚怎麼辦?不怎麼辦,就是老實人吃虧。乖乖照限額捕魚的人漁獲少,超額捕魚的人漁獲多。反正最後漁源枯竭的時候大家都沒魚吃。所以在這種心理狀態下,大家都會竭盡所能的捕魚 ─ 希望自己不要當那個最笨最吃虧的傢伙。

哥本哈根會議和這種狀況有點雷同。全球暖化是所有國家都會面對的難題。但是造成目前問題的根源遠從西方富國工業革命以來就已經展開。當他們消費環境累積國力以後,卻要求全世界共同承擔責任,開發中國家當然不樂意。眾矢之的的中國,目前和美國雙雙高居污染排行榜首席,自然有藉口不願意為了背負共同責任而犧牲自己增強國力的機會。至於除了巴西、印度以外,發言權不大的其餘開發中國家,當然就更沒有力量去左右議程或是會議結果,只能被動的接受或抗拒強權定義出的虛偽的結論。

讓我想到以前這篇:全球暖化 - 有錢人開車吹冷氣,窮人買單?

搶先犧牲環境來增強國力的國家,就可以定義遊戲規則讓全世界和你依起分攤造下的苦果。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也是顯著的例子。和捕魚場理論雷同的是,誰老實的照著規矩辦事誰吃虧。溫室氣體排放依然是必須要解決的難題。但是國際政治卻讓問題不可能根治。可預見的未來裡,各個國家依然會持續規範排碳,但是必定堅拒任何國際間具有強制力的約定與懲罰。

這本來就是不公平的遊戲規則。但是現實如此,我們既然無力改變環境,也只能在這種遊戲規則下生存。

1 comments:

Chihyen Yeh 2009年12月21日 上午8:35  

這種會議和某些大型的國際研討會差不多,說難聽點就是大拜拜...去那邊就是吃東西和拓展人際關係= =

最新文章

最新回應

部落格貼紙

  © Free Blogger Templates Autumn Leaves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