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號,台灣與日本

>> 2008/10/09

今天媒體都在報某人的讀者投書,我對這個倒是沒什麼興趣也沒什麼共鳴。但是一樣在今天看到的另一篇讀者投書,卻相當引起我的注意。

《海角七號》的台日苦戀

 大家都說《海角七號》好看,我也有同感。沒錯,《海角》片中的茂伯、馬拉桑、水蛙等人物,及其營造出的多元族群、多元文化意象,還有恆春、墾丁的場景,都令人感動。但魏導用心良苦的「台日破鏡重圓」寓言,卻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地方。

 片中,台灣的角色是:一位受到深愛但因日本懦弱而落空的女人(一九四五年在碼頭空等的台灣「友子」);一位生子後被日本拋棄的女人(「友子」的外孫女);以及一位堅持與日籍女友(也叫「友子」)在一起、不惜跟到日本去的年輕男人(男主角阿嘉)。一九四五年的分離之苦,六十多年來的相思之情,在阿嘉的身上獲得了「救贖」。

 嚴格來講,《海角》的主題並不是「台日和解」,而是「台日苦戀」。彼此吵架的怨偶,才需要和解。被外力無情拆散的姻緣,是終生遺憾,沒有和不和解的問題。由此觀之,《海角》並沒有拍出台日和解,但成功地拍出了台日相思,特別是台灣對日本的苦戀。

 這樣的被殖民慾望,似乎還隱藏著對一九四五年以後中華民國/國民黨統治的有罪控訴。有趣的是,在《海角》片中,「外省人」幾乎不曾出席。一九四五年接收台灣的中華民國/國民黨政權可謂完全缺席──除了片頭被男主角罵三字經的「台北」,以及片尾台日臨別依依時的持槍國軍外。更確切地說,在片中缺席的外省人/中國人,似乎就是拆散台日姻緣、使台灣(女性)得不到日本(男性)的愛的「第三者」。

 進而言之,所謂「台灣人的悲情」,在《海角》片中獲得了某種新的詮釋:等不到日本的愛、被日本拋棄,即是「台灣人的悲情」所在。一九四五年拆散台日美好姻緣的外來統治者,似乎就是「台灣人的悲情」的最主要來源。

 台獨運動過去所反對的壓迫,不只來自中國大陸,也包括日本的殖民統治。在台灣人四百年來被外人壓迫的獨派史觀之中,日本也是壓迫者。但如今,在《海角》片中,日本的壓迫者身分消失不見了。台灣人的悲情意識,似乎不再是抵抗一切外來壓迫的悲情意識,而轉變成「無法得到日本的愛」的悲情意識。《海角》既隱含著這種新的悲情意識,同時也透過性別翻轉,由台灣男子和日籍女友的身心結合,以及片尾的台日大合唱,使這種悲情得到救贖。

 由此,我不得不間接聯想到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戰後的中華民國統治,是否極為失敗?一九四五年,實際發生的情況不是台日依依不捨,而是歡迎祖國軍隊的到來;但二二八事件乃至白色恐怖,以及外省政權的省籍面向等等,後來改變了台灣人對日本與祖國的相對評價。如今,《海角》的台日苦戀戲碼,似暗示「台灣」與「中華民國」的「和解」仍遙遙無期?若然,則更多的歷史反省,應是有必要的。

 第二個問題是:到底什麼是「台灣主體意識」?《海角》的選擇,是與想像中深愛台灣的日本結合。很可能,多數台灣年輕人是因為拒斥中國,所以選擇較為先進的日本。但是,台灣人的主體性究竟是什麼?台灣人難道只能是被動等待救贖的「亞細亞的孤兒」嗎?

 有人說,商業電影好看賣座就好,為什麼要去想「歷史」這種沉重的問題?然而,我們選擇以何種形式再現殖民歷史,將影響年輕人如何記憶、如何界定自我。

 把殖民關係浪漫化,應該是很令人難堪的出路。但《海角》的台日寓言,或許是一個契機,讓我們睜開眼睛重新看看,看看那段滿目瘡痍的歷史。在這一點上,《海角》的貢獻很大。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副研究員、《思想》季刊編委)
《海角七號》,確實是很適合台灣人的電影。一整個就是台灣人拍給台灣人看的感覺,整部電影台味十足卻不低級,鄉土味重但並不俗氣。影片中充滿了台灣各角落小人物的代表,也相當能夠打到台灣人的內心深處。

不過《海角七號》除了茂伯之外,也傳遞出了相當重的台日情節。看過《海角七號》的人,不可能沒有感覺到片中台灣與日本之間的複雜情感。在這點上,我還沒有看過比上引這篇讀者投書寫的更精到的評論。

台人對於日本,從早年割讓時的抗拒、排斥,到日據時的畏懼害怕,在二戰結束之後卻漸漸轉化為緬懷與傾慕。《海角》一片,相當巧妙的傳達了這種傾慕與哀思,但是卻是陳宜中的好文,才用文字點出了細膩的情感。好文,就是該推。

不管你喜不喜歡,沒有人可以否認,日本在近代對台灣有極其巨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至今仍在。

11 comments:

Unknown 2008年10月11日 下午2:10  

果然這個話題還是頗敏感。雖然政治情感的典範已經漸漸由藍綠統獨轉化為貧富對立,但是顯然藍綠統獨仍然根深蒂固的鉗制許多思想模式。在 blog comment 中沒有回應的出現,但是我的私人信箱中倒是有幾篇迴響。其中 Alan Huang 兄的回應頗具代表性:


第一個問題是:戰後的中華民國統治,是否極為失敗?(YES! 大同公司林挺生做到台北市議長KMT中常委 他的大女兒被迫嫁孫將軍公子 在美國自殺 ) 一九四五年,實際發生的情況不是台日依依不捨,而是歡迎祖國軍隊的到來;但二二八事件乃至白色恐怖,以及外省政權的省籍面向等等,後來改變了台灣人對日本與祖國的相對評價。

第二個問題是:到底什麼是「台灣主體意識」?《海角》的選擇,是與想像中深愛台灣的日本結合。很可能,多數台灣年輕人是因為拒斥中國,所以選擇較為先進的日本。但是,台灣人的主體性究竟是什麼?台灣人難道只能是被動等待救贖的「亞細亞的孤兒」嗎? (NO! 烏山頭水庫水利工程師和二屆總督和許多日籍老師願葬骨於他們所熱愛與盡一生全力提升衛醫除病的土地) 台灣人的在地情感是與土地親而映射出來的 *意識只是政治說辭吧!

不談外省政權的省籍面向 有心獻身台灣建設並推廣平埔族家庭衛醫婦女教育的加拿大馬階醫師 才是所有「台灣主體意識」和 綠卡心態 可做一對照 ! 孫運璿 趙耀東 李國鼎 是另類的台灣電力, 鋼鐵 和半導体 的馬階醫師 徐立德到上海 就算他開了最好醫院 也是被大家認為是十信事件的貪官! 他的中央投資公司怎麼說都沒替台灣做些對的建設?


既然原本是公開的 blog post,我就不想用私密信件的方式回覆,Alan 君見諒。

整篇看來,我知道 Alan 君急切的想強調「中華民國統治」的失敗,與「台灣主體意識」的高尚。也旁引了不少個案來強化論點。

這種觀點和今日中國時報的讀者投書《海角七號》沒主體意識?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該文亦載於該作者 blog)。作者都迫不急待的抬出「台灣主體意識」,但是兩篇文章都沒有能夠說出「台灣主體意識」的精神內涵為何。更重要的是,兩篇文章對於陳宜中文中點出的歷史元素和歷史問題,並沒有回應。

不過看完劉進興教授的文章,我當時立刻有個感覺,「這一定不是學人文社會科學出身的人寫的。」果不其然,Google 下去一看,劉老師是化工系的教授。研究領域在奈米薄膜。爲什麼我會這樣說?因為劉老師和 Alan 的文章一樣,絲毫沒有回應到陳文提到的歷史課題。之所以會如此,可能是兩人不願意回應,或是沒有足夠的人文素養和歷史深度,於是感受不到陳文點出的歷史問題。

在我看來,陳宜中的文章,問到了正確而嚴肅的歷史問題。而 Alan 兄的回文,和劉教授的文章一樣,充滿了激昂的感情和熱血,卻對歷史問題視而不見,毫無著墨。於是在歷史的長河上,這兩篇回文祇是即將散去的煙霧而已。

匿名 2008年10月17日 下午5:57  

推薦站長讀這篇文章,
http://francais.pixnet.net/blog/post/21809630

匿名 2008年10月18日 凌晨12:51  

Haha. Hardcore never dies ;)

匿名 2009年1月23日 凌晨2:34  

現在離海角的激情稍遠,回頭重看這篇文章,還是有些許感慨。

就陳文而言,問什麼,很大程度反映了他想看到什麼,還有他有能力看出什麼。在評論上這有正當性,只要避免掉將某一點放大為全部的錯誤概括就行。偏偏,在主流媒體上,可見的幾篇評論,都只圍繞在被殖民/主體意識展現,充分表達出現時台灣住民對此歷史舊帳的敏感,也顯示出所謂學者或文化評論人,就擅長或只能在這些事打轉。看看海角官網,大部分的意見是來自於「男女感情」、只有台灣人才熟悉的對白和好聽的音樂,平平都是人、都是台灣人,怎麼看完意見差這麼多?當然,這是不夠格被稱為文化評論的市井小民所寫出來的意見,也是難以引用諸多高深文化理論的領域。

那麼回到「歷史元素和歷史問題」,陳文有什麼問題呢?
首先,為何陳宜中會問這兩個問題,是我第一個質疑。也就是說,在看一部台灣電影時,為何一定要看到外省人、國民政府?為何看到「台日苦戀」,就一定要產生國民政府做不好的疑問?用近年台灣電影的習慣,或許要問的是為什麼是都是異性戀沒有同性戀?為何都只有主流族群,那東南亞移民媽媽和所生的小孩怎麼都沒有出現?而且就算國民政府做很好,也無法避免台日戀人的分開不是嗎?這點是「不論你喜不喜歡,沒有人可以否認」。

也就是說,一看到沒有外省人,一看到台日苦戀,就心中警鈴大作,自省式地發問政府到底哪裡做不好,很明顯地,這是陳氏的深層恐懼,即使只是虛構個故事,或是點出歷史事實。換個角度講,這其實也可看成是陳氏的間接批判,中國軍民浴血八年才將台灣人民拯救出日本帝國的欺凌,怎會產生兒女私情?居然還在六十年後編導這樣一個劇情?陳氏只是很文雅、間接、隱晦地表露這個「歷史元素和歷史問題」。

這一切只要反問一句話就好:阿嘉是因為友子的國籍是前殖民主,才喜歡上她嗎?

第二個問題:什麼是台灣主體意識呢?這堪稱近年來高層次文化評論與低水準嘴砲論戰最愛提出的問題,就如同問什麼是台灣文化?什麼是台灣人?依後現代、後殖民理念,對一個具體全稱式的名稱概念提出質疑時,在「去中心化」的思考下,意謂著不存在這項東西。也就是說,會提出這個問題的人,通常目的就是要表述根本沒有台灣主體意識/文化/人。反對者通常氣呼呼,拼命反駁舉證,但卻掉入了各說各話的無底深淵。提問者為何只對台灣的概念提出質疑,才是應該問的。

也就是要問陳氏:那什麼是「中國主體意識」呢?

至於陳宜中的第二個提問邏輯太過跳躍,反而凸顯他急切的心情。「很多台灣年輕人是因為拒斥中國,所以選擇較先進的日本」,「台灣人難道只能是被動等待救贖的『亞細亞的孤兒』嗎?」台灣人是不是拒斥中國(還是中國國民黨/在台外省人?)才選擇日本,這說不定,但還很多人也選擇美國,而非前殖民主。但不論選擇日本或美國,似乎也證明真的沒有主體性,但,可以「選擇」,何來「被動」?何來「等待救贖」?

因此,我要跟著他進一步問:若很多台灣年輕人可以拋棄被殖民情節而選擇中國,那麼台灣人的主體性究竟是什麼?

所以,我認為這整篇文章確實反映出諸多歷史元素和歷史問題,也就是用了文雅的學術提問形式,掩蓋了近代中國雷厲風行的抗日元素,從許介麟教授到陳宜中副研究員,都被挑動了抗日的敏感神經。這立場我是尊重的,但此文提問過程粗糙、邏輯跳躍,以致最後還指控電影「把殖民關係浪漫化」,就似乎有愧於中研院頭銜。

這樣品質,令我些許感慨,看到說這是好文,讓我更加感慨。

Unknown 2009年1月23日 下午3:48  

對於 problem 兄的意見,我同意陳文中所選擇的解讀角度當然會受限於本身的經驗和情感而有選擇性的解讀。

不過這並不妨礙歷史問題的提出,陳文中只是想點出台日之間特別的情結,也因為這種特殊情感的催化使海角在台灣更賣座。這種情結背後有他歷史的因素,在我看來陳宜中只是想指出這個現象的存在、以及龐大的影響,和背後可以研究的歷史課題。

台日之間牽扯到國民政府應該是很正常的反應,畢竟若非二次大戰的影響,台灣或許仍在日本統治之下。

至於 problem 兄提到的「台灣主體意識」和「中國主體意識」的問題,我就不那麼有共鳴。陳文中把「台灣主體意識」和「海角的選擇」做上連結或許是太跳躍的思維,但是把「台灣主體意識」和「中國主體意識」做上連結,對我來說也是一樣太跳躍的。

匿名 2009年1月28日 晚上9:45  

感謝版主回應,您的想法幾乎都同意。

只是,對於陳文對於歷史問題的提出,是立基於「怎麼會這樣」、「難道政府還做得不夠」的視角,甚至用「把殖民關係浪漫化」來描述所謂的歷史問題、用來定位海角七號,我認為太過偏頗、跳躍,而且嚴重程度不足以稱為好文。

也就是說台日之間的複雜情感問題,並非只有陳宜中的這種提出角度,況且陳宜中這種抗日角度其實是種還魂,而非創新,談不上價值。而且,也許沒有絕對中性客觀地對待歷史問題,但論理邏輯錯誤、視野明顯偏狹,很容易扭曲了電影原意,所凸顯的,是心中的深層恐懼,抑或厭惡。

至於版主認為我提出「中國主體意識」太跳躍,真是知音啊!這種跳躍感,正是我想展現陳宜中怎會問海角七號「台灣主體意識」的感覺,也是常在《思想》雜誌上出現的一些人給我的感覺。要擁抱某種意識型態任何人都該予以尊重,但說理不清卻又假裝悲嘆沉思,只會讓人覺得好笑,更好笑的是當他以類似中性的學術語氣,推銷古老的狹隘的抗日史觀時,一堆人還覺得他說得好極了,真可算得上是台灣的特殊文化現象。

順便一提,台日之間會扯到國民政府,看似很自然,要是海角七號真的放進國民政府,不就無法迴避日僑遣送、漢奸審判、禁止日語日文日片等事。還沒演這些,就被陳宜中酸成這樣了(國民政府是不是真的做得很不好?),要是真的演,天曉得會說成什麼樣!就這點而言,我還真同意版主,提到國民政府應該是正常的反應,海角七號居然沒提到國民政府,真不正常!

匿名 2009年1月29日 下午4:11  

另外補充一點,台日之間複雜情感問題,是台灣史研究早就開始、甚至是成果較豐碩的一環,凡是研究二二八事件、地方派系、家族史、近代社會史與文化史的,都必需面對此一問題,這在台灣史領域,算是常識。版主不知道沒關係,但若有人因為版主對陳文的「驚豔」而誤解,以為陳宜中指出這個現象、點出其龐大影響,並開拓出可研究的歷史問題,那就真的是「沒有足夠的人文素養與歷史深度」。

而且,把賣座歸功於台灣人對前殖民主的孺慕,就像認為阿嘉愛上友子是因為她是日本人一樣,都是知識份子自傲/焦慮的想像。

陳文硬要把海角七號只限縮在台日情感,這是他的眼界與能力問題,但用抗日史觀來講,只能說是繼承,而非其慧眼獨具的創見。因為五○、六○年代政府禁絕民間接觸日本文化時,所用的理由,和陳宜中完全一樣,甚至更為直接誠實,「深受日本奴化教育影響」、「清除皇民化毒素」是當時的用語,「把殖民關係浪漫化」、「台灣主體性在哪」、「政府是不是真的做得很不好」則是今日用語。

戒嚴時期用肅殺言語與制度讓台日之間情感交流的面向噤聲斷絕,號稱民主時期的台灣卻又充斥著假中立的抗日史觀,繼續指導、規範、定義「正權又嚴肅的歷史問題」。沒能看出這點,我不會用版主的所學和專長來詰難,因為對威權時期意識型態的不察、甚至為之辯護,始作俑者是國家,也是所有後威權時期國家的常態。直接講別人的專長不符,和質疑別人出身或性別一樣,罵得振振有詞,但格調實在不高。小魏也不是學人文社會科學的,怎麼能讓高堂之上的研究員們寫這麼多呢?

我感嘆的是,即使如頭腦清楚如版主者,仍會迷惑於貌似中立的學術文字,對於論理邏輯錯誤視若無睹或淡化處理,對於偷渡威權時期意識型態渾然不覺,對於抗日史觀的長久發展興趣缺缺,對於台灣相關歷史知識和視野似乎甘於停留在被陳宜中/抗日史觀餵養的階段。可嘆!

Unknown 2009年1月29日 晚上8:20  

problem 兄的熱情讓我受寵若驚。我發現我們觀點相近的地方著實不少,但是切入的角度卻大異其趣。

首先我想澄清的是,海角確實是很成功的大眾電影。在海角成功的基礎上,陳文是一篇發表在大眾報紙時論廣場的觀眾評論。在這種媒介和場合上,發表學術性質的著作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如果以學術性的嚴謹來檢驗陳文的評論,未免過於嚴苛。

另外,我也無意指出陳文是首先指出台日之間錯綜複雜關係的學術性文章,上面我也已經強調不該以學術論述視之。

陳文之所以讓人玩味,在於點出海角受歡迎的背後,可能的情感催化因素。

至於喜不喜歡他的文章、認為這些催化因素重不重要,那當然是個人觀點取捨的問題。

不過如果把這種觀點批評為「戒嚴時期之後」,「號稱民主時期的台灣充斥的假中立的抗日史觀」,未免太過。首先若將不喜的觀點視為假中立,那麼孰者為真正的中立?中立又該如何界定?

其次統稱某些說法為「威權時期的意識形態」恐怕也是跳躍的太快了些。雖然現在提到「意識形態」的名詞時多含貶義,但是意識型態應該是關係著文化或社會的集體意識,而不該隱含褒貶。每個時期的社會文化會形塑不同的意識形態。如果要把陳文的說法歸類為「威權時期的意識形態」的話,那麼歸結何謂「威權時期的意識形態」則是必須先提出的。

我仍然應該澄清,我無意指責海角不是一部好電影,也無意影射海角有「殖民關係浪漫化」的元素。即便是陳宜中的文章,在我看來也無傷人之意。短短的一篇電影評論,卻能讓許多不同角度的讀者產生極大共鳴,這或許也是現在台灣文化的多元所值得讚賞的。

匿名 2009年1月30日 凌晨3:08  

我必須再次向版主表達敬意,因為這年頭能平心靜氣就事論事、並且認真聽人講話、認真回應的人真的太少。感謝版主沒有視而不見、砍人文章、激烈謾罵或任意貼標籤,這是邁向所謂公民對話的第一步。和版主對談,我並沒有感受到火藥味,而是對同一件事不同角度的展現、喜好與更深入剖陳問題所在,我很愉快,若版主也是,那就更愉快了。我認為,這才是台灣文化多元性值得讚賞之處。

我正是以同樣標準來看陳宜中。在一個大眾媒體的民意論壇上,不論其身分、所學、性別或立場為何,要言之成理,必須符合基本邏輯規範,所提證據也必須被大眾檢驗。我把陳文邏輯錯誤之處指出,並補充說明該文被版主認為值得玩味之處,其實是老生常談、甚至帶有舊價值還魂的影子,都是基於上述的標準。在這點上,私心以為陳宜中其實還略遜版主一籌。當然,版主可以說民意論壇等而下之的爛文更多,但要嘛陳宜中就用公民身份投稿就好,掛著中研院招牌、重要當代思潮雜誌編輯的頭銜,被人指指點點,在所難免。臉是他丟的,版主大可不必為他費心辯解。

我也想澄清或再說清楚一點。海角成功的背後因素之一是否為台日複雜情感問題,我也認為或許有,因為若台灣人極度排斥日本人,這片不可能這麼受到普遍歡迎,中國也絕不會對此片在該國放映瞻前顧後許久。但是,舉證必須周全,論理邏輯必須一貫,否則再有創見也只是「立場」的表白。答案對但推論過程不對,表示不懂,講的理由也許對但推論過程錯誤,會根本性否定其意見。所以我仍認為,稱其為好文,太過。這不涉個人好惡。

拿出證據和邏輯來說服我,不論你是敵人或同志。這是我的第一點澄清,也是對公民論壇、頂著中研院頭銜的人的基本態度。如果說這樣是苛責,那就請陳宜中向版主學習好了。

其次,何謂假中立呢?就是以中性的文字甚至謙卑自省語氣,隱藏自己的立場。我會說陳宜中假中立,是因為他一連串邏輯跳躍後,說出「把殖民關係浪漫化」這種的話語。用學術性、中性的字眼,想辦法避免讓人發現其抗日立場,我認為這就是假中立。要知,沒有所謂真正的中立,所謂的中立並非真的沒有立場,而是不可因主觀好惡來扭曲或偏廢立場。陳宜中通篇掩藏其抗日立場,卻又忍不住表露,很可惜,這是假中立,這也不涉個人好惡。

第三點說明就涉及我的價值,甚至好惡了。「威權時期的意識型態」指的是「抗日史觀」,我以為我已說明得夠清楚了。陳宜中並非如版主所同情理解,呈現出台日之間的複雜糾葛的關係,而是窄化成「殖民關係」,我一再請版主別忽視此重大偏見和指控。版主能將爛文作如此超脫、包容、深度的連想,是版主的視野,但絕非陳宜中的視野。將歷史窄化成這樣是陳宜中的能力問題,但還將之推到是海角七號的成功原因,等於在罵台灣人還在懷念殖民關係、還在怪國民政府做得不好。這很不尊重歷史,也不尊重電影(涉及好惡了)。難不成陳宜中去看海角,是因為懷念日本對台灣的統治?

意識型態當然是中性用語,也是時代呈現。深恐台灣人民懷念日本統治,因此斬斷甚至醜化前殖民主,配合反共抗俄國策與排除異議的高壓手法,乃威權時期的意識型態。(但我也無意說日本對台灣全都是好的)陳宜中讓我看到,在受過後殖民理論訓練、理應價值多元並心平氣和看待台日關係的時代中,居然還不斷演繹舊時代的價值,這不只傷人,簡直欺人太甚。文化多元不代表價值棄守,敢主張偏狹的史觀在這時代就必須被人批判,這社會也該有人批判。這是我的意識型態。

再說一次,唯有對威權時期的意識型態,亦即其所設定的世界觀加以警覺、破除、批判,才能真正擺脫威權統治,防止其復辟。版主盡力為其開脫,認為陳文無傷人之意,只看到或聯想到其美妙之處,正是讓我最覺感慨的。

lily 2010年1月28日 上午8:13  

閱讀這些想法、非常刺激。
依照輩份、我簡直是屬於啞巴的世代。
如果勇敢表達台日情感、需要有理由。
移民家族史 是否成立?

家長為了讓小孩以台灣人的精神成長、
禁說日文、也不歸日、於是就自由發展成現在的我。保持低調也只是因為了降低孩子的社會壓力。

各位都是一廂情願以正經八百在奪論台灣主體意識。我這個年輕人不敢愛日本也不敢愛中國。
在這裡、個人精神的價值是被先驗成自私自利的。如此、少數留在台灣的日本移民成了啞巴。
我甚至覺得、她們小聲的可憐、是因為成為台灣人的後果。

跨界限的血緣和六十年來的包容如果有個名詞。
就是台灣人吧。

匿名 2010年11月6日 晚上9:57  

只要人性品德沒有達到完美,任何問題再怎麼辯,都不會有結論!
根本問題就是強欺弱!大欺小!不為別人著想!自私自利所產生的惡果

最新文章

最新回應

部落格貼紙

  © Free Blogger Templates Autumn Leaves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