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Talk 支援傳檔 & 語音訊息

>> 2006/07/30

Jan's Tech Blog 看到的消息, 新版的 Google Talk 支援了
傳輸檔案和語音留言的功能。興匆匆的跑去想試用卻不得
其門而入, 跑到這裡查看才知道是限量測試。

IM 的市場果然越來越熱鬧, 雖然以 Gtalk 現在的市佔率實在
讓人瞧不上眼, 不過 Google IPO 之後近乎無窮盡的資本以及
現在 Business Week 排名第 28 的 Global Brand (跟前一年
相比, Brand value 增加 46%, 為最大贏家) 來看, 實在沒有人
敢不關注 Gtalk 未來的發展空間...

Read more...

PHP 用的 Input filter extension

幹過壞事的人都知道, 拿任何使用者輸入的資料都必須很小心。
你永遠也不知道會遇上什麼壞蛋, 所以任何使用者輸入的東西
都得小心檢查。

以前 C 的 Boundary check 這種算是很小咖的, 在現在這個年代,
各種各樣網路上的服務都必須接受使用者許多的資料輸入, 仔細
方便的驗證使用者輸入就變成一個大問題。

well, 感謝無敵的 Rasmus, 寫了一個 extension 給 PHP 用。
雖然其他語言還是必須依靠自己的工具來過濾使用者輸入的玩意,
至少在 PHP 的平台上面有快速安全的工具堪用...

PECL::filter - http://oss.backendmedia.com/PeclFilter

Read more...

儒家的中庸之道

>> 2006/07/27

"大家都知道中國人喜歡講「中庸之道」,一般人以為中庸之道
是指平易近人,不標新立異,不驚世駭俗,調和折衷,不走極端
而言。然此等乃通俗義,非正確義。中庸上說:

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無論何事都有兩端,此兩端,可以推到極處各成為一極端。在此
兩極端之中間都叫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長之距離。 所謂『中』,
非折中之謂,乃指此兩極端之全過程而謂之中。"

-- 錢穆,中國文化中的中庸之道

Read more...

Search-Driven traffic analysis

>> 2006/07/26

以前有自己架過 web server 的人, 大概都有跑過 awstats 或是類似
工具的經驗。有些不能自己拿 logs 來跑的人, 多半也會透過諸如
Google Analytics 之類的小工具來跑流量分析。

在 Search Engine 火紅的現在, 也有類似的工具做不一樣的事情。
昨晚才知道, 現在有個網站 103bees.com, 提供類似 Google
Analytics 一樣的小 js 讓你插到 header 裡面, 然後替你分析 Search
Engine 導入的 traffic 大概都是依照搜尋哪些 keyword 進來的。

雖然工具目前是免費的, 看起來也滿有趣的, 不過我才剛開始裝,
還看不出什麼效果... 也許流量不大的時候不明顯吧 ?

Read more...

就在雅虎奇摩拍賣收取交易費之後...

PCHOME 公告

PCHOME 在一天之後就貼出了這個公告。大概是過多的搬家客讓他們
網站負荷不住了。

拍賣果然是技術門檻很高的網路事業...

Read more...

長尾理論: The Long Tail

>> 2006/07/19

一間唱片行裡面, 有多少比例的唱片至少賣出了一張?
你覺得答案會是多少?

大部分的人都會猜 20%, 我也是。但是根據線上音樂業者的說法,
至少有 99% 的線上歌曲, 都有人青睞。那為什麼我們都會猜 20%?

因為我們落入 80/20 法則的迷思當中。我們總認為只有 top 20
暢銷的商品才能真正帶來利潤, 才是市場上的贏家。而且問題本身
有點 tricky, 這問題問的並不是有多少比例會暢銷, 而是問「至少賣
出一張」。

換句話說 - 任何歌曲都有人喜歡, 祇差人數多寡而已。好像是廢話
對不對? 這有什麼重要的? 即使一個商品有人願意買, 只要人數不夠
多, 還是沒辦法達到經濟規模回收成本不是嗎?

當你想到這裡的時候, 就陷入了傳統的思路, 認為商品只有 market hit
才有利可圖。你會相信唱片只有蔡依林揚丞琳這種的才會賺, 漫畫書
只有海賊王火影忍者才能帶來收入。

以往原本不暢銷的舊書, 在傳統書店裡面, 上架空間會受到其他新書以
及暢銷書的排擠, 露出空間逐漸受到壓縮。導致暢銷書越賣曝光度越
高, 而銷路不佳的書則是時間越久越是乏人問津。

長尾理論就是要說明, 在現在的時代當中, 這個觀念正在逐漸被改變。
以往即使不暢銷的書, 現在在諸如 amazon 的網路書店當中, 仍然可以
保有他的露出機會 - 因為對這種數位書店來說, 不同書籍的露出成本
是一樣的。

舊的書可以藉由其他相關暢銷書的連結增加他的曝光機會, 或是靠讀者
寫的書評來造成迴響。這種不熱門的書並不會一口氣大賣特賣, 但是
卻可以細水長流慢慢銷售, 把時間拉長以後, 所獲得的利潤不見得比暢銷
書差。

以圖表表示的話, 整體來說就是類似下圖:

長尾理論示意圖

Chris Anderson 2004 年十月在 Wired 發表了一篇文章: The Long Tail,
說明的就是這個現象。由圖可知, 長尾效應的名字就是由統計圖表上的
特徵而來。對零售業者來說, 各個不暢銷商品累積起來的銷售利潤, 會
比一個暢銷品還要高。道理就好比蒐集餅乾碎屑, 蒐集起來會比好幾
個餅乾大塊一樣。當然, 這些碎屑會比一般人想像的大許多, 就好比長
尾的尾巴比你我預期的都長一樣。

這個 blog 是根據 Chris Anderson 在 Wired 的那篇五頁文章寫的, 至於
作者最近出的同名書 "The Long Tail" 是否有更深入的見解, 就不知道
了...

Read more...

Skype protocol cracked?

>> 2006/07/15

難道流氓才比較凶悍?

根據這裡的消息, 似乎在中國大陸有一家十人的小公司, 用 reverse
engineering 來 crack 了 skype 的通訊 protocol, 然後藉此希望建構
出自己的 skype compatible 應用程式?

Note: 為了怕別人讀這篇 blog 誤解, 這邊並不是說 skype 的加密
通訊被 crack 了, 而是說 skype 本身的通訊協定被解讀出來了。

Read more...

The Paradox of Choice - Why More Is Less

>> 2006/07/14



這兩天花了點時間, 看了另一則有趣的 Google Tech Talk。
講者是 Barry Schwartz, 目前在 Swarthmore 當 Dorwin Cartwright
的講座教授, 專攻心理學和經濟行為之間的關係。

一開始乍看標題之下, 我以為這個演說內容會和我的自助餐理論
互相呼應: 自助餐廳中總是有很多菜色, 不過如果你仔細觀察, 每個
人進入餐廳會取用的菜色就是他常吃的那麼幾樣而已。

我原本以為, 這只是個要闡明 "更多選擇不會鼓勵人挑選其他選項"
的簡單演講而已。聽了以後才發現我大錯特錯 XD

現在的人們生活遠比以前自由, 不論是在政治上或是生活物質上的
自由度都比以前高。大家都比較喜歡自由的生活, 但是卻很少有人
注意到, 自由代表什麼? 是代表我有更多選擇可以做決定嗎? 如果
我喜歡自由, 是不是表示我喜歡更多的選擇, 因為這讓我更自由?

那麼給人更多選擇就是好的嗎 ?

某種情況下的確是的。當你能夠很清楚界定出你的需求, 更多選擇
的確可以讓你發現最符合你需求的選項。或者當你的問題夠簡單,
可以簡化成單向維度的定義的時候, 更多選項也的確會有幫助, 因為
問題相當簡單, 很容易可以定義出來。

但是世界上的問題幾乎都比較複雜, 而且人們通常不知道自己要的
到底是什麼。

Well, 因此在大部分的情況下, 給人更多選擇變成壞事了。而且不只
是因為自助餐的效應, 而是當選擇太多的時候, 使用者的 expectation
就會被拉高。因為他會期待有這麼多選擇的時候, 應該要可以挑到
自己最滿意的選項。當最後結果不符合期待的時候, 就有了很大的
落差。尤其是有那麼多其他選項在提醒你, "跟我比起來, 你挑的還
不夠好呢!" 的時候, 那種失落感更是強烈。

因此, 原本有很多選擇應該是很好的, 可是即使一個人做了好的選擇,
他的 perception 仍然很差。因為跟他的期望相比總是不夠好。也因
為有一次又一次太多這種失敗經驗的例子, 所以人們開始排拒選擇,
不願意自己下決定。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需要那麼多顧問和經紀人。他們很可能不比你
聰明, 也更可能專業素養上面根本沒有特出之處。但是他們做的事情,
就是替你下決定。大部分的人都很希望避免下決定的痛苦, 所以只要
有這些人替你做決定, 即使他們毫不長進, 只要不要笨到把事情搞砸,
人們也是很樂意掏錢的。

這個情況也和搜尋引擎有點像。人們藉助搜尋引擎的技術, 過濾掉自己
不需要的選擇和選項, 只挑選自己有興趣的某些東西。大量減低了需要
作出選擇的機會。

影片末尾, Barry 舉了 Costco 的例子說明, 他們是很善用這種心理
技巧的。他們先在賣場內陳列了數以千計的商品, 讓你陷入過多選擇
的問題當中。當你感到困惑與痛苦的時候, 他們告訴你現在有哪些特
價商品, 於是消費者就被引導著買了那些特價商品然後愉快的走出
costco 大門。

Costco 幫你製造問題, 然後也順便幫你把問題解決掉了。

不過看到影片末尾的時候, 我突然想問: 既然人們不喜歡太多選擇,
是不是也代表人們不喜歡太多自由?

Original Video is at :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6127548813950043200

Read more...

Rewriting Rules of Business

>> 2006/07/13

Fortune: Jack Welch's Playbook is torn up

很久沒看 Fortune 了, 不過最近這則標題倒是吸引了我的眼光。
"Tearing up the Jack Welch Playbook", 我一向不喜歡 Jack Welch,
理所當然的被吸引住多瞧了幾眼。

重點大約是 Welch 所領導的 "舊時代" GE 營運的一些中心思維,
以及現在一些比較成功的企業運作模式的不一樣。做了一些訪談
與調查, 然後嘗試著分辨以往和現在的營運模式差異之處, 總共列
了七個重點項目。而在 Fortune 的訪談中, Welch 也有做一些反駁。

不過, 我並不是真的很願意花功夫多看這些玩意兒, 我相信的是
生意的本質並沒有改變, 不過是抽象表層表達的不同罷了。也許
我想說的是, 我覺得這種文章, 相對而言算是相當媚俗的吧...

Refer to:
[1] Tearing up the Jack Welch Playbook
[2] Welch fires back

Read more...

Innovation - 創新常見的迷思

>> 2006/07/05

culture-of-innovation


這年頭, 大家都在談 Innovation。時時刻刻掛在嘴邊, 彷彿毛語錄一般, 每念一次就會功力倍增。長官談, 部屬談, 每家公司、政府機關都奉為圭臬, 列為組織的發展重點。一時之間, 彷彿台灣各地欣欣向榮, 大家都努力創新發展, 產業升級, 獲利倍數成長, 王路清夷, 風調雨順, 四海晏然,天下太平。

想當然耳, 你也知道我也知道, 這些號稱自己很 Innovative 的組織機構, 絕大多數都是唬爛的。尤其越是害怕, 越是心虛的地方, 喊的越大聲。因為不喊出來沒人相信這裡真的有 innovative 的基因。喊久了以後, 自己也就相信一半, 彷彿組織內真的有 innovative stuff 在發生, 膽氣也就比較壯了。

雖然創新這個名詞這麼流行, 但是很多人還是對 Innovation 的概念有所誤解。他們根本不了解 Innovate 的概念何在, 也體會不出來一個有創新力量的組織運作起來有什麼元素在其中。甚至絕大多數主導組織內部創新程序的人也都沒有看過 Peter Drucker 的經典之作: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中譯: 創新與創業精神)。

也因為群眾的無知, 以及創新這個名詞的過度流行與濫用, 在各個高舉 Innovation 大旗的組織內, 出現了許多創新的迷思。眾人依照他們一知半解的理念, 得到了許多關於創新的錯誤觀念。我在這篇中嘗試著列舉幾個常常見到的迷思:

1. Innovation 是好的 idea。

這句話只對了一半。Innovative idea 絕對是 innovation 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但是光有 innovative idea 是不夠的。一個成功的 innovative organization 當中, 要能確保四個要件:

  1. 好品質的 idea 的不斷產生
  2. 有把好的 idea 做好完整規劃的企劃能力
  3. 能夠把這個 idea 帶到市場上營利的商業能力
  4. 能堅持而有力的走完上面四個步驟的執行能力
聽起來很像廢話對不對? 但是這麼簡單的道理, 做得到的組織卻不多。

在大部分的地方,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圓桌會議。眾多與會者被要求進行 brainstorming, 提出一個又一個絞盡腦汁殫精竭慮所想出的精華點子, 然後看到這許多好不容易想出的主意被棄置一旁。久而久之, 再也沒有人願意在圓桌會議上貢獻點子,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圓桌會議只不過是另一個形式打發時間的會議罷了。

有些稍微進步的組織, 學到了這種教訓以後, 會採用會後會的方式, 審查那些好的意見。不過一般而言, 成效不彰。因為通常沒有良好的評斷標準來衡量別人提供的意見, 也沒有足夠的空間讓這些意見有發展成熟的機會。


2. Innovation 是由好的 R&D 部門所產出的,所以要增加 RD 預算。

很多人認為, 創新應該是技術上的創新, 通常都是在 RD 部門、實驗室等等技術單位所產出的。因此如果想增加自己公司的創新能力和水準, 那麼應該大力加碼 RD 的預算。2005 年 Booz Allen Hamilton 的顧問做了一份研究[1], 雖然 "創新能力" 很難被量化衡量, 不過基本上可以拿企業的獲利能力和成長曲線當做比較的基準。在這份研究當中顯示, "看不出 R&D部門的預算, 和公司獲利的成長有任何的關係。"


Sales Groth VS R&D spending


甚至就連一般人常常以為, 需要投入大量高素質人力研發的製藥產業, 也是如此。近年來的新藥常常是小規模的新藥廠提供。大藥廠的 RD 資源現在不只是研發自己的新藥, 也有相同比重的資源是投注在找出哪些有潛力的小藥廠來打交道。


3. Innovation 是通往獲利倍增的最佳捷徑。

這句話更是大錯特錯。Innovation 是很貴的事情。只有本錢夠粗的組織, 或是 "nothing-to-lose" 爛命一條的公司, 才玩的起這種遊戲。組織如果有創新的基因在裡面的時候, 常常需要耗費額外的溝通成本、研發資源、行銷資源來促進創新流程 / 產品的完整性以及市場性。弄得不好, 是有可能把整個組織玩完的。

創新的玩意兒有點像樂透。抽中大獎的機會實在不怎麼大, 可是抽中了一個卻讓你爽翻天。不過跟樂透不一樣的地方是, 你不玩樂透, 還是可以活的很健康。組織可以一天不創新, 可以一年不創新, 但是不可能永遠都不創新。會死的。


4. 為了促進 Innovation 以及增進效率, 我們應該訂立詳細的規格, 讓我們的 Engineer 可以更快完成工作, 有更多時間投注在 Innovative process。

簡直是神經病想出來的話。當你把規格訂立的越仔細、每個條列項目全部開列清單, 清楚又明白的時候, 你就是在消耗掉其他人的想像空間和創新能力。[2] 當然, 對一個 Engineer 來說, 規格不能不清不楚語焉不詳。基本的精神是應該闡述清楚的, 不過如果一個 Engineer 要求 PM 把什麼規格細目全部都開列出來的時候, 他根本就是在替自己的腦袋動手術。

是啊, 他切除的部位是 "創意"。


什麼? 你說我怎麼越打越短了?

是啊, 因為我累了。現在是早上七點鐘, 我工作了一整晚沒睡, 該是我睡眠的時候了。這篇 blog, 以後有緣的話繼續補完, 無緣的話就算了吧。我也不是每天都喜歡開砲的。

對了, 如果有人想拿這裡的想法去跟你們大頭泡咖啡的話, 那還是算了吧。你以為他們真的都不知道這些嗎? 這麼簡單的道理誰都懂的。他們只是陷入了 80 年代 Intel 的 Gordon Moore、Apple 的 Steve Jobs 所共同擁有的認知失調 (Cognitive Dissonance) 而已。除非你相信能夠改變他們認知失調的情況, 不然還是省省吧。

古人說, 「知易行難」, 不是沒有道理的。


References:
[1] Economist, "The tortiose and the hare", article of Survey "The Company", Jan 2006
[2] BusinessWeek, "Inside Google's New-Product Success", June 2006

Read more...

"All Marketers are Liars"

>> 2006/07/04

"All Marketers are Liars."

乍看之下似乎是某個憤世嫉俗的人, 碰到不滿意商品之後, 丟下的發
洩語。但是這卻是暢銷書 "Permission Marketing" (中譯: 願者上鉤)
作者、行銷學大師 Seth Godin 的新書書名。中文譯作 "行銷人是大
騙子"。

這是前幾天半夜睡不著看的影片, 是 Seth Godin 跑去 Google 演說,
講題就以他的新書為名。不只講述了 Permission Marketing 的精隨,
更把行銷的概念帶到更深一層的 story telling & story
selling & self promising.

演講者 Seth Godin 不只是個暢銷書作者, 也曾經在 Yahoo! 擔任過
Direct Sales 的 Vice President。現在除了趴趴走到處演講寫書以外,
好像沒有擔任什麼全職工作。啊, 對了, 他也被列為 "新世紀頂尖 21
位演說家" 之一。

小時候總認為每個人都很優秀, 或許也因為當時比現在更常在世界各
地走, 總覺得碰到的每個人都很有特色, 有自己的想法和專長。現在
長越大, 越覺得遇到的人平淡無奇, 無味如水。難道真的是像曹操當
年所說的?「人少好學,則思專,長則善忘;長大而能勤學者,唯吾
與袁伯業耳。」

放眼望向世界, 還有多少個像 Godin 一樣的名家 ? 但是低頭看看這
塊尺寸之地, 為什麼四處橫行的都是不學無術的小子? 我們現在是站
在巨人的肩膀上, 還是被小矮人壓在地上喘氣 ?



Video link is here.

Read more...

I'm not a Google fan, and probably never will be.

>> 2006/07/03

雖然如此, 但是我也很欣賞 Google 開放式以及敢於嘗試的文化, 以及
他們致力於吸引 high-talent engineers 的用心。

雖然我不討厭這家公司, 也能認同他們的股價水準, 不過我始終不看好
的是他們的前景, 以及未來的發展性。

Google 這些年來推出了很多種產品。記得去年年底和一位朋友聊到這個
現象的時候, 曾經說到, 「Google 大力拓展產品線的作法, 會讓我想到
一句 Peter Lynch 說過的話: "Diversification means
worsification"」。是啊, 我的確是這麼認為, Google 漫無目的 (或者
至少我看不出來目的何在)、亂槍打鳥似的隨意丟出一些產品當作市場
風向球, 但是對於產品的方向和定位並沒有做好規劃。造成的結果就是
有許多在市面上不上不下的網路服務, 大家都不會記得這些玩意兒叫
什麼。

而且在 Google 這種新興公司, 就和當年的 Intel 一樣, Engineer
很容易講話比 Product Manager 大聲。但是 Engineer 沒人喜歡做沒前
景老服務的維護和整修, 所以就造成大家一窩蜂地往新服務投注心力,
但是一些即將被淘汰的老服務卻無人聞問。

就是因為這樣, 昨天忙到深夜的時候, 打開 Business Week 看到一篇
"So Much Fanfare, So Few Hits" 的時候, 深有感觸。在長時間的
Googlemania Honeymoon 之後, 終於漸漸越來越多人開始審視他們的定
位和走向。澎湃的激情終將回歸現實,十二點過後的南瓜馬車還是會回復
原狀。

我不喜歡 Product Manager 大權獨攬的地方, 如果 Engineer 要求什麼
事情 PM 都幫你定義好, 你其實就是在要求 PM 扼殺你的創造力和原本應
當是無限的想像空間。但是我也不喜歡 Google 這樣 Engineer 聲音太大
的經營模式。看看 Orkut 吧。現在誰還記得 Orkut 是什麼? 他跟以前剛
上線的時候, 功能有了什麼改善嗎?

Orkut 現在和 My Space 相比, 只佔了不到 1% 的 traffic flow.

Refer to :
"So Much Fanfare, So Few Hits"
"Inside Google's New-Product Success"
"Managing Google's Idea Factory"

Read more...

最新文章

最新回應

部落格貼紙

  © Free Blogger Templates Autumn Leaves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