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相簿社群網站 Flickr 的創辦人夫婦,Stewart Butterfield 和 Caterina Fake,都已經或即將要離開 Yahoo 了。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新聞,遠在去年年尾就不斷有馬路消息的傳聞出現。但是具有指標意義的人離開,多少還是有衝擊性的。這個消息最讓人感興趣的,還是 Stewart 寫的離職信。信件圖檔已經在網路上傳開,我把原圖貼在下面。真的很有 Butterfield style 啊 :p
另一方面,對 Yahoo 來說,隨著指標性人物的大規模離職,似乎也表示谷底的時刻終於來了。可以想見的是,等到黑夜過去,又會是另一個黎明。不過漫漫長夜總是比較難熬啊。1998 年的 Apple,和 96 年的 IBM,也是都走過這一遭的。
2008/06/19
2008/06/11
一塊破紀錄,一塊送愛心~
2008/06/05
Yahoo 終於開放通訊錄的 API 了
等的好久啊...
以前 Yahoo Mail 剛推出 API 的時候,很多人都在紛紛詢問,到底要怎麼撈通訊錄的名單呢?當時的官方說法是,根本不提供這個 API。但是像是 flickr 的 friends finder 就很明顯有內部的 api 可以使用,也因此被不少人詬病說開放只開一半。
但是這方面的需求始終不少,所以很多人都用一些旁門左道的方式來撈 - 比方說把使用者的寄信匣中的收件人撈一次,可以得到類似通訊錄的效果。
現在開始終於不用走這些旁門左道啦。今天看到,Yahoo Addressbook 終於也開放了 API 可以讀取。以後如果要讓 user 互相匯入匯出使用者資料就方便多囉。
雖然是這樣,但是公告上面每天 5000 個 queries 還是實在有點小氣。大一點的網站,像是 LinkedIn 提供的功能,每個小時就不只 5000 個 queries 了吧?不過雖然小氣了點,至少隔了一年多 API 總是開出來了,也算是踏出了好的開始啊。
原始 blog post 在這邊。
以前 Yahoo Mail 剛推出 API 的時候,很多人都在紛紛詢問,到底要怎麼撈通訊錄的名單呢?當時的官方說法是,根本不提供這個 API。但是像是 flickr 的 friends finder 就很明顯有內部的 api 可以使用,也因此被不少人詬病說開放只開一半。
但是這方面的需求始終不少,所以很多人都用一些旁門左道的方式來撈 - 比方說把使用者的寄信匣中的收件人撈一次,可以得到類似通訊錄的效果。
現在開始終於不用走這些旁門左道啦。今天看到,Yahoo Addressbook 終於也開放了 API 可以讀取。以後如果要讓 user 互相匯入匯出使用者資料就方便多囉。
雖然是這樣,但是公告上面每天 5000 個 queries 還是實在有點小氣。大一點的網站,像是 LinkedIn 提供的功能,每個小時就不只 5000 個 queries 了吧?不過雖然小氣了點,至少隔了一年多 API 總是開出來了,也算是踏出了好的開始啊。
原始 blog post 在這邊。